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史错位录 > 第205章 故意拖延的答复策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故意拖延的答复策略

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太和殿的赏月宴刚散,刘阳明便被康熙单独召至御书房。宫灯摇曳下,康熙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和田玉扳指,案上摊着一份密奏,字迹娟秀却透着几分锐利——正是太子詹事府詹事“王掞”的奏折,内容直指太子东宫“藏有星纹装置,疑似与异世残余勾结”。

“阳明,你看这份奏折。”康熙将密奏推到刘阳明面前,语气听不出喜怒,“王掞说,上月东宫侍卫在夜间搬运‘黑色木箱’,箱中传出星纹能量波动,还说太子近期频繁召见‘民间方士’,行踪诡秘。你是靖安司总管,又是军机大臣,这件事,你怎么看?”

刘阳明心中一凛,指尖划过密奏上“黑色木箱”“民间方士”等字眼,脑子飞速运转。太子胤礽虽为储君,但近年行事确实渐趋乖张,与八阿哥党羽的争斗也愈发明显。这份奏折来得蹊跷,若真查,恐会引爆储位之争;若不查,又违逆圣意。他躬身道:“皇上,此事关乎国本,需谨慎行事。王掞奏折中所述多为‘疑似’‘传闻’,缺乏确凿证据。若贸然调查,恐会惊扰东宫,也可能让有心人趁机挑拨离间。”

康熙点点头,似乎早料到他会这么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刘阳明缓缓道:“臣恳请皇上给臣十日时间。第一,臣需先整顿靖安司内部的星纹监测流程——上月查影纹残党时,曾出现监测延迟的情况,如今需优化设备,确保数据准确,避免误判;第二,臣需派人暗中核查王掞奏折的来源,看看是否有他人授意;第三,臣需走访东宫周边的侍卫和宫人,收集一手信息,而非仅凭奏折下定论。十日之后,臣定给皇上一个详实的答复。”

这便是刘阳明的拖延策略——以“整顿流程”“核查来源”“收集信息”为借口,争取时间摸清局势。康熙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朕给你十日。但记住,此事绝不可外传,若走漏风声,后果你可知晓?”刘阳明躬身:“臣明白!臣定严守秘密,谨慎行事。”

离开御书房时,月光已洒满宫道。刘阳明望着远处东宫的灯火,心中清楚——这十日既是缓冲期,也是危险期。他立刻让人召来陈默、李卫、石三,在靖安司密室议事。“皇上让查东宫星纹疑点,我以整顿流程为由拖延了十日。”刘阳明将密奏内容告知众人,“你们说说,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卫率先开口:“会不会是八阿哥党羽的余孽搞的鬼?八阿哥刚倒台,他们想借东宫之事搅乱朝堂,为八阿哥翻案制造机会!”石三也附和道:“很有可能!王掞虽为太子詹事,但他早年与马齐有旧交,马齐是八阿哥党羽,说不定是马齐暗中授意!”陈默却摇头:“我监测到东宫近期确实有微弱的星纹能量波动,只是频率很低,像是……旧的星纹装置残留能量,并非新启用的迹象。”

刘阳明揉了揉眉心:“不管是真是假,我们都要在十日之内查清。陈默,你带两名技术官,连夜优化监测仪,重点提升对‘微弱残留能量’的识别精度;李卫,你带人暗中调查王掞的行踪,看看他近期与哪些人接触过;石三,你乔装成送菜的杂役,混入东宫周边的膳房,打探宫人的口风;我则去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听听他们的看法。”

次日清晨,刘阳明先去了十三阿哥府。胤祥刚得知消息,便怒拍桌案:“定是八阿哥余孽的阴谋!王掞那老东西,早就看我和太子不顺眼!阳明兄,你可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刘阳明安抚道:“我知道,但我们需要证据。你在东宫有没有相熟的侍卫?能否帮我拿到东宫的‘器物登记册’——看看近期是否有新的星纹装置入库。”胤祥点头:“有!东宫侍卫统领‘赵武’是我的旧部,我这就让人联系他,帮你拿到登记册。”

随后,刘阳明又去了四阿哥府。胤禛正在批阅户部奏折,见刘阳明进来,放下笔道:“东宫之事,棘手得很。皇上让你查,既想知道真相,又怕真相太难看。你的拖延策略很明智——十日时间,足够我们摸清底细,也足够让皇上冷静下来。”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这是我查到的——王掞上月曾去狱中见过马齐,两人密谈了半个时辰。马齐很可能是幕后指使者,想借王掞的奏折拖太子下水。”

刘阳明接过纸条,心中有了几分底。接下来的几日,调查有条不紊地进行。陈默成功优化了监测仪,发现东宫的星纹残留能量来自“毓庆宫偏殿”——那里曾是太子存放旧物的地方;李卫查到王掞与马齐密谈后,便向皇上递了奏折,且王掞的儿子在八阿哥府中任过职,如今被革职在家;石三从宫人口中打探到,上月东宫确实搬运过木箱,但里面装的是太子的旧书和摆件,并非什么星纹装置;十三阿哥也拿到了器物登记册,上面并无新的星纹装置入库记录。

八月二十日,距离十日之期还有五日,刘阳明却并未急着向康熙复命。他让人将所有调查结果整理成册,却故意压了下来。李卫不解:“大人,证据都齐了,为何不立刻禀报皇上?”刘阳明笑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皇上让我查东宫,心里定有顾虑——若立刻禀报是八阿哥余孽的阴谋,皇上可能会觉得我偏袒太子;若再等几日,让皇上的情绪平复些,同时我们再找到马齐授意王掞的直接证据,那时禀报,才能一锤定音。”

果然,八月二十二日,康熙派人来催问进度。刘阳明回复:“臣正在核查东宫偏殿的星纹残留能量,预计还需三日才能得出准确结果,请皇上再宽限几日。”康熙并未不悦,只让人传旨“务必仔细,不可疏漏”。这几日,刘阳明让人加大了对马齐的审讯力度,终于从马齐的贴身小厮口中得知——马齐与王掞密谈时,曾交给王掞一封“写好的奏折”,让王掞誊抄后递上。

八月二十五日,十日之期已过两日,刘阳明带着调查结果和马齐小厮的供词,进宫向康熙复命。他将监测仪的能量分析报告、东宫器物登记册、王掞与马齐的接触记录及小厮的供词一一呈上:“皇上,经查,东宫的星纹能量是旧物残留,并非新装置;王掞的奏折是马齐授意撰写,目的是挑拨东宫与皇上的关系,为八阿哥翻案制造机会。”

康熙看着证据,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好个马齐!竟敢如此算计朕!阳明,你做得好,没有贸然行事,也没有遗漏细节。若你十日之期一到便来禀报,虽也能查清真相,但朕恐怕会因一时情绪,处置不当。你这拖延的策略,倒是帮了朕一个大忙。”刘阳明躬身道:“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康熙点点头,下令道:“传旨下去,将王掞革职查办,打入天牢;马齐教唆官员诬告储君,罪加一等,改为终身圈禁;东宫偏殿的旧物,着靖安司彻底清查,销毁所有星纹残留物品。”刘阳明领旨:“臣遵旨!”

离开皇宫后,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早已在宫外等候。得知结果,胤祥松了一口气:“终于真相大白了!多亏了阳明兄的拖延策略,否则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胤禛也笑道:“拖延并非畏缩,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阳明兄这一招,既查清了真相,又维护了朝堂稳定,实在高明。”

回到靖安司,众人围坐庆祝。李卫感慨道:“大人,这次我算是明白了,有时候做事不能太急,适当拖延一下,反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周全。”石三也说道:“是啊,要是我们十日之期一到就禀报,没有找到马齐授意的直接证据,皇上可能还会有疑虑。”陈默补充道:“以后我们遇到这种敏感的案子,都可以借鉴这次的策略,先收集足够的证据,再选择合适的时机禀报。”

刘阳明却神色严肃:“这次虽然成功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八阿哥党羽并未完全清除,他们还会寻找机会作乱;而且,东宫虽被洗清嫌疑,但太子与皇上之间的裂痕可能已经产生,未来朝堂局势还会有变数。我们要继续加强星纹监测,同时密切关注朝堂动向,随时准备应对新的危机。”

八月三十日,靖安司彻底清查了东宫偏殿,销毁了所有带有星纹残留能量的旧物。马齐和王掞也被依法处置,朝堂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但刘阳明心中清楚,这次的“故意拖延”只是权宜之计,未来还会有更多需要权衡利弊、谨慎应对的时刻。

深夜,刘阳明独自来到镇源塔。塔顶的星纹装置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他想起接到任务时的犹豫、拖延过程中的调查、兄弟们的支持,心中充满了感慨。“宫墙暗影”的斗争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审时度势的耐心。未来,他将继续在权力的漩涡中坚守本心,以“缓急有度”的策略守护大清的江山社稷,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和兄弟们的期望。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坚定而温暖,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