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伪帝宫的偏殿内,熏香袅袅。
鎏金铜炉里燃着西域进贡的安息香,烟气缠绕着殿顶的盘龙藻井。
却压不住李璘心中翻涌的狂喜。
他刚收到从江陵传来的密信,指尖捏着信纸的力道之大,几乎要将薄薄的宣纸捏碎。
信上的字迹因送信人的急促而有些潦草,可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头滚烫。
袁晁在浙东起义,数万义军已逼近江陵,刘展、韦陟等人焦头烂额,连求援信都快写不过来了!
“哈哈哈!天助我也!”
李璘猛地将信纸往案上一拍,霍然起身,腰间的玉带撞在鎏金案几上,发出清脆的 “哐当” 声。
他绕着殿内的紫檀木屏风快步走动。
玄色龙袍的下摆扫过铺地的波斯地毯,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褶皱。
“安禄山啊安禄山,你在长安忙着练你的霹雳军,可曾想过南方会燃起这么大的火?”
李璘的声音里满是得意,他走到窗边,望着成都城外连绵的青山,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自从在成都自立为帝,他就一直被安倍山压制在南方,连江陵这处战略要地都被刘展、韦陟等人掌控,日子过得憋屈至极。
如今袁晁起义,恰好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既能借义军之力除掉刘展、韦陟,又能趁机收拢南方民心,再与安倍山一较高下!
“来人!”
李璘高声喊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很快,内侍总管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到大殿议事!另外,让翰林院草拟昭告天下的檄文,越快越好!”
李璘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大脑飞速运转着檄文的内容。
他要把安禄山塑造成 “独霸朝堂、欺压百姓” 的奸贼,把自己打造成 “顺应民心、拯救天下” 的明君。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
半个时辰后,成都伪帝宫的大殿内,文武百官齐聚。
他们看着龙椅上笑意盈盈的李璘,心中满是疑惑。
陛下今日的气色,比往日好了太多,莫非有什么喜事?
李璘清了清嗓子,将袁晁起义的消息告知众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陛下,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来,语气激动。
“刘展、韦陟等人本就与咱们离心离德,如今被袁晁义军牵制,咱们正好趁机再次出兵江陵,一举将其拿下!”
“是啊陛下!”
兵部尚书也附和道,“安禄山在北方横征暴敛,导致百姓起义,咱们若能响应袁晁义举,定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到时候再挥师北上,定能推翻安禄山的统治!”
百官们纷纷献策,殿内气氛热烈。
李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更加得意。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道:“诸位所言极是。安禄山狼子野心,独霸朝堂,软禁小皇子李佋,妄图篡夺大唐江山,其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带着几分痛心疾首:“这些年来,安禄山为了支撑北方的兵工厂和军队,对南方百姓横征暴敛,赋税加重数倍,百姓们苦不堪言,只能吃树皮、挖草根度日!如今袁晁壮士揭竿而起,正是为了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朕身为大唐宗室,岂能坐视百姓受苦?”
李璘站起身,目光扫过百官,语气坚定。
“朕今日昭告天下,响应袁晁壮士的义举,即刻出兵江陵!朕要除掉刘展、韦陟这些安禄山的爪牙,给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陛下英明!”
百官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殿顶的琉璃瓦微微颤动。
很快,翰林院草拟的檄文送到了李璘手中。
他仔细阅读,满意地点了点头。
檄文中痛斥安禄山 “独揽大权,欺压宗室,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称赞袁晁 “忠义果敢,为民请命”。
并宣布自己 “顺应民心,出兵江陵,誓要平定叛乱,还天下太平”。
“传朕旨意,将这檄文抄写百份,派快马送往江南、岭南各地,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安禄山的罪行,知道朕的心意!”
李璘下令道,随后又对兵部尚书说:“你立刻调派三万兵马,由你亲自率领,前往江陵。记住,一路上要安抚百姓,开仓放粮,让百姓们知道,朕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君主!”
兵部尚书领命,立刻下去调兵遣将。
成都城内,很快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士兵们纷纷收拾行装,准备出征。
而此时的江陵城内,刘展、韦陟和尹子奇正焦头烂额。
他们刚击退袁晁起义军的一次猛攻,城墙上的士兵伤亡惨重,粮草也所剩无几。
“大人,不好了!”
一名士兵匆匆冲进城主府,手里拿着一份檄文。
脸色惨白地说道:“伪帝李璘发布檄文,说要响应袁晁起义,出兵江陵,还说咱们是安禄山的爪牙,要除掉咱们!”
刘展接过檄文,匆匆阅读,气得浑身发抖:“李璘这个奸贼!竟然趁火打劫!”
韦陟也凑过来一看,眉头紧锁:“这下麻烦了!袁晁义军还在城外,李璘又率军前来,咱们腹背受敌,恐怕难以支撑!”
尹子奇叹了口气:“咱们的求援信还没送到长安,就算送到了,安禄山手下的大将都在北方,也未必能及时赶来支援。如今之计,只能死守江陵,期盼长安那边能尽快有消息传来。”
可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自我安慰。
江陵城内的守军本就不多,又连日作战,士气低落。
面对袁晁和李璘的两面夹击,恐怕撑不了多久。
而李璘率领的三万大军,正朝着江陵的方向疾驰。
他坐在战马上,望着前方的道路,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攻占江陵,收拢南方势力,最终推翻安禄山,登基称帝的景象。
“安禄山,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李璘低声说道,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一场围绕江陵的激战,即将爆发,而整个大唐的局势,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