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 > 第124章 访书馆,再查古文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访书馆,再查古文字

风把窗纸吹得哗啦响,李治良起身去扶柴火堆。他刚把最后一根木柴码好,王皓就站了起来。

“走。”王皓抓起搭在椅背上的灰布长衫往身上一披,“现在就去图书馆。”

雷淞然嘴里还嚼着干粮,一听这话差点噎住:“这就走?连口水都没喝完。”

“昨晚上我想了一夜。”王皓从箱子里取出那张门环草图,手指点在缺口处,“这个纹路不像普通装饰。倒像是楚国那种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变体。要是能查到对应的古字,说不定能解开承露台机关的真正钥匙。”

史策已经站起身,顺手把算盘塞进中山装口袋:“我去换身学生装。”

“你别穿得太显眼。”王皓说,“上次守卫记住了脸。”

“知道。”她摘下墨镜擦了擦,“这次我戴顶帽子,低着头就行。”

李治良站在灶台边没动,手里还攥着那块擦灰的布巾。他看着王皓卷起图纸塞进皮箱,又检查了一遍洛阳铲和烟斗。

“你们……一定要小心。”他说。

“放心。”王皓拍了下他的肩,“屋里交给你了。”

雷淞然三两口吞掉剩下的干粮,抹了把嘴:“我也去!外头放风总得有人吧?”

“你不许进馆。”王皓盯着他,“就在门口坐着,看见穿灰褂子、戴礼帽的,或者一直来回转悠的,立马回来报信。”

“行!”雷淞然咧嘴一笑,“我还能跟人聊两句,打听点学校里的事。”

李治良送他们到门口。王皓锁上门栓,咔哒一声。风吹得门板轻晃,李治良伸手按了按,确认结实了才松手。

三人走出巷子,天刚亮透。街上行人不多,几个挑担的小贩正支摊。雷淞然一路蹦跶着,到了燕大图书馆东门前,找了个长椅坐下。

“你坐那儿别动。”王皓叮嘱,“有事我会从窗户给你打手势。”

“懂了,老大。”雷淞然翘起二郎腿,“我就当是等女朋友下课。”

王皓翻了个白眼,和史策并肩走向大门。

馆内老式吊灯亮着,地板踩上去吱呀作响。王皓掏出燕京大学讲师证递给门卫,语气平稳:“今天继续查《楚地志略》相关资料,带个助手做笔记。”

门卫扫了眼证件,又看了看史策:“她是?”

“旁听生。”王皓说,“新来的,叫林小梅。”

史策低头嗯了一声,帽檐压得很低。

“进去吧。”门卫挥挥手,“古籍室在二楼西头,十一点半闭阅。”

楼梯窄,两人一前一后往上走。古籍室门开着,几张长桌靠墙摆着,已经有三四个学生在看书。王皓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放下皮箱打开,取出放大镜和笔记本。

“你查星象和方位标记。”他把一半资料推给史策,“尤其是祭祀时用的坐标体系。我来看金石铭文和简牍拓片。”

史策点头,拉开椅子坐下。她不动声色地扫了一圈屋里的人,然后从口袋里摸出算盘,轻轻放在桌角。手指拨了一下珠子,发出极轻的响。

王皓抽出一本《楚系文字考》,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拓片。字迹扭曲如蛇,有的像鸟头,有的带钩尾。他逐行比对门环草图上的纹路,时不时停下用铅笔描摹。

史策则翻着《周髀算经注疏》和《天文分野图录》,一边看一边在纸上画圈标点。她发现有一幅星图标注了“鹑首之次”,正好对应西南方向,而纪山正在那个方位。

“这个位置。”她低声说,“和我们推测的祭坛地点重合。”

王皓抬头看了眼:“继续查有没有结合星象启动机关的记载。”

“有倒是有。”史策翻页,“但都是传说性质,什么‘月满祭坛,星移钥开’,听着像唱戏词。”

“楚人信巫。”王皓头也不抬,“越玄乎的东西,越可能是真的。”

楼下传来钟声,九点整。

雷淞然坐在长椅上,两条腿晃来晃去。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路过,他立刻凑上去:“哥们儿,最近图书馆办书展吗?”

那人摇头:“没听说。”

“那哪个教授讲楚文化讲得好?”雷淞然接着问,“我表哥想旁听。”

“李文彬啊。”学生随口答,“不过他最近请假了,说是病了。”

雷淞然耳朵一竖:“李文彬?是不是胖乎乎戴眼镜那位?”

“对。”

他心里咯噔一下。这名字王皓提过,是他用来应付盘查时编的导师名。

“谢了啊!”雷淞然笑着摆手,“回头请你说书!”

学生走远后,他脸色变了。王皓明明说是假名,怎么真有这个人?

他不敢进馆打扰,只能盯着门口,手心渐渐出汗。

屋内,王皓正盯着一张竹简照片发愣。上面有个符号,和门环缺口形状几乎一样。他迅速翻目录,找到出处——《望山楚简·卷三》。

“找到了。”他声音压得很低,“这是‘启’字的异体写法,用于开启祭祀密室。”

史策凑过来一看:“意思是……只要匹配这个符号,就能触发机关?”

“不止。”王皓指着旁边一行小字,“这里写着‘以凤鸣时,叩阙三声’。”

“凤鸣?”史策皱眉,“是指时间,还是声音?”

“不知道。”王皓合上书,“但承露台塌槽还在,只要我们带着金凤钗过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动作,应该就能打开。”

他又抽出一本《楚宫乐律志》,想找“凤鸣”具体指什么时辰。可刚翻开,眼角余光瞥见走廊上有个人影停了一下。

是个穿蓝布衫的年轻人,手里抱着几本书,站在门口朝里面张望。

王皓不动声色地低下头,手指却慢慢捏紧了放大镜。

史策也察觉了。她假装整理笔记,实则用算盘珠子反射角度,偷看门口那人。

那人看了一会儿,转身走了。

“刚才那个。”史策轻声道,“是不是上次见过?”

“是。”王皓点头,“第105章出现过,说研究楚国机关。”

“他盯我们不是一天两天了。”

“别慌。”王皓把《望山楚简》塞进皮箱夹层,“咱们还有时间。先把他甩开再说。”

他抬头看向窗外,冲雷淞然的方向眨了两下眼。

雷淞然立刻明白:有情况。

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装作随意走动,绕到图书馆侧面。那里有扇小窗,正对着古籍室。

他踮脚往里瞧,看见王皓正低头写字,史策在翻书。两人看起来没事。

但他不敢放松。刚才那个蓝布衫的身影又出现在拐角,手里多了个笔记本,正在记录什么。

雷淞然咬牙,悄悄退回长椅,从兜里摸出一根粉笔,在地上画了个箭头指向东。

这是他们约好的暗号:发现可疑人员,引导内部注意方向。

屋内,史策看到王皓袖口沾了点粉笔灰。她不动声色地碰了碰他的手腕。

王皓低头一看,立刻会意。

他把笔记本合上,轻声说:“我们得换个位置。”

“为什么?”史策问。

“那个人。”王皓目光扫向门口,“他刚才记下的,是我们桌子的编号。”

史策猛地抬头。

王皓已经站起身,拎起皮箱:“走,去北侧那排书架后面。”

两人收拾东西,动作不快但稳定。经过门口时,王皓故意咳嗽一声,引得值班员抬头。

他们转入后排阴暗角落,背靠高耸书架坐下。

王皓打开夹层,取出《望山楚简》的照片。

“现在。”他说,“我们得抢在他们前面搞明白‘凤鸣’到底是什么意思。”

史策点头,手指拨动算盘。

窗外,雷淞然仍蹲在墙根,眼睛死死盯着那个蓝布衫。

那人终于动了。

他掏出怀表看了一眼,转身朝校务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