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宝钗不过是个从四品贵人,黛玉则是一品贵妃。

“薛贵人跟着一道吧。”

黛玉轻声说。

两人行过一段,宝钗低声问道:“敢问贵妃娘娘,这些年来身子可好?”

“不过照往常一样吃药罢了。”

沉默一会儿又道:“如今在这宫里,要什么药没有,自然也能好好的养着了。”

皇后对黛玉可真是十分的用心了,先是给她定下了瑞镇宫,是离皇后最近的一座宫殿,还带个花园。

从前殿,顺着游廊步入花园,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宛若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其中一条浅浅溪水,水上落花繁多,其水清溜,溶溶荡荡,曲折萦纡。

又有一汪浅池,池边两行垂柳,杂以桃杏遮天,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其后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这些景致,都是在短短三年之内,专为迎接黛玉,陆续修葺而成,当真精致巧妙,好个风雅所在!

因要建这园子,瑞镇宫的东西两侧殿都拆了去,其中每间房舍都隔成小间,夏日置冰,冬日置炭,很是方便。。

是以这瑞镇宫,要住,也只能住黛玉一个主子,撑死了将来再带个小孩。

见宫内帝后二人如此精心,下面众人敢不效命?

皇后和皇帝又都赏了东西下来,那黛玉的份例,便是在贵妃的规制中,挑最好的送来。

知道她身子弱,常吃药,皇后还特意给她指了两个医嬷嬷,吩咐下去,但凡湘贵妃用药,只管去取,什么都不禁的。

宝钗、迎、探春等人,知道这些事,心中难免有三分妒意,却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全是因为她有个好爹罢了。

贾家二女尚有公主在膝下抚养,宝钗可是孤零零一个人,难免心急,便趁着黛玉谢恩返回之时,过来烧热灶了。

“记得原在荣府的时候,薛贵人要吃那个叫冷香丸的?如今可还有么?”

“谢娘娘关怀,如今已然吃完了,不过宫中太医医术高强,换季时常开些清热毒的药来吃,便也挨得。”

黛玉笑道:“是了,在这宫中,不说别的,就四时之水,收集便难。”

说着,便想起宝钗的金锁来。

“记得薛贵人有个金锁,如今可还在?”

“在的。”

说着,宝钗便亲手解了领口,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金锁便垂挂其上。

宫女托着帕子接了,恭敬呈于黛玉手上。

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

原銮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黛玉轻轻念了一遍,又使人将之还于宝钗。

原来贾府中便传过,宝玉和宝钗的金锁是一对。

一个“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一个“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读来可真像一对。

只是,这天下还有一块玉,上面也刻了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如此阴差阳错,倒也当真令人叹惋。

又说了一会子话,两人也各自去了。

日子就这么流水一样的过。

岑明澈忙于前朝诸事,也不常来后宫,唯有皇后娘娘顾念这后宫中一班人等。

且说冬日,岑明澈得了一件喜讯——

派去海外的船,找了棉花回来。

如何要找棉花呢?

原来,本国内少有产棉的,现有的棉花都是西域种,属于短纤维棉花,做填充物尚好,用来纺织就比较勉强了。

短纤维棉花纺成的线较为脆弱,容易断裂,这样的线织成的布更加不耐磨。

所以虽然棉布透气吸汗,却无法普及。

是以,岑明澈早已给船队下令,去找埃及的长绒棉来。

此去当真山高水长,千难万险,好在最终小有所得。

“你是不知道,这棉花在当地可是圣物。咱们的人好不容易才偷来两朵棉桃,藏在衣服里面,都压扁了才带出来。”

岑明澈兴冲冲的和皇后分享喜悦。

“只是,种子就这么点,要普及开来,怕还是要两三年的功夫。”

皇后笑眯眯的。

“起码咱们都有个盼头不是?”

“正是!”

岑明澈心中十分喜悦,便要令人整治一桌酒席来,与皇后同乐。

“哎,你喝倒是可以,我却是不能喝的。”

皇后轻轻拉住了岑明澈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腹上。

岑明澈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莫非……?”

皇后含笑点头。

“正是。”

“陛下,双喜临门,您的小红薯,来了。”

岑明澈惊喜之下,冲口而出:“若还有下一个,就叫小棉花!”

皇后直接被他气笑了。

“你当我是老母猪不成?生了一个又一个!又是玉米,又是阳芋,又是红薯,还要来个棉花,你是皇上,还是田间的老农!”

岑明澈讪讪一笑:“这不是,起个贱名儿好养活吗?”

“况且,玉米、阳芋、红薯都是高产作物,棉花能做衣服,能保暖,都是实用的好东西,也算是我这个当爹的,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不是?”

皇后摇头笑叹:“你是他们的爹,还不是只能听你的?”

“那是自然!”

两人玩笑一阵,皇后忽然叹息道:“不知道这个孩子是男是女。”

“最好是男丁,但是如果是女儿,我也喜欢,只是还要劳动爱妻再往后生了。”

毕竟,他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继承人要优中选优才好。

王朝灭亡的其中一个征兆就是后嗣稀少。

比如明朝,有皇帝甚至断了代,只能从旁支过继,宋朝子嗣稀少的原因是在皇宫装饰的过程中用了太多含汞的原料,一代代慢性汞中毒。

就拿明朝来说,明孝宗朱佑樘,是个正经皇帝吧?因为他爹明宪宗小时候吃过大苦头,从头到尾关照他的只有一个宫女,然后俩人就好上了。

好上的 结果就是专宠,这位爱妃年纪大了生不出儿子,也不许别的女人生儿子。明宪宗差点给她闹得绝后,朱佑樘还是宫女生下来藏起来才活了的,长到六岁没剪过头发。

然后这位明孝宗朱佑樘,和皇后感情非常好,人品极佳,提倡一夫一妻制,然后呢?死的时候,能传承大统的儿子就只有一个朱厚照。

朱厚照,着名的正德皇帝,相当会玩了,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结果呢,把自己玩死了,又没儿子,从旁支过继来一个,就是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熜,即为嘉靖,能十几二十年不上朝的皇帝……

所以,皇帝的儿子还是多几个比较好,起码能有个选的。

岑明澈笑着摸了摸皇后的小腹。

“不怕,我们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