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夏州。
耶律南仙收到盐定路来的函件,这是一份公函,初略看完随手丢到一旁。
萧有见在旁边说道:“公主,盐定路想以盐换白池和盐州平安,这事可以考虑,现在局势不宜我们收复盐州。中路盐场更多保障中路和西路,部分缺口需东面辽朝售卖,品质和价格都不友好。”
萧有见说了很多,耶律南仙冷冷的回了句:“我知道!”
萧有见有点懵,耶律南仙这是没有回应。
耶律南仙最精谋略、次治政、最差军事。盐定路说的这个是对西夏,特别东线是有利的。盐州现在落到那个杨元奇手中,他既然驻兵白池,重开盐池是一定的事。
萧有见说:“这可以用一件我们并不打算做的事换一笔利益……”
耶律南仙说:“我说了知道了!急什么!”
萧有见只得离开。
耶律南仙恨恨的把函件甩得很远,她气的是公函署名大宋知盐州杨元奇,信却不是他写的。你杨元奇有事找我,信都让别人写,这就是知己?!哪怕像以前来个私人信件,由你娘子代笔,那也说得过去。在耶律南仙看来,她宁肯杨元奇求她,也不是盐州找她。盐州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一个西夏丢弃的城池,她可是辽朝公主、西夏皇后。
耶律南仙幽幽看着外面,古长城很冷,那天她、孟婵、杨元奇在一个被窝里共同取暖。虽然大家都是和衣而卧,那种感觉很宁静,她睡得很死。
耶律南仙心情突然低落,她开始相信那天他说的,北方和南方永远不可能停止战争,除非有一方被彻底征服。耶律南仙说辽朝和南朝不就一定程度和解,他回那就更北方。耶律南仙清楚更北还有更好斗蛮横的族群,不过是散乱罢了。
……
盐州。
虞祺和杨垣怡一起北上,杨元奇、李师师、张小娘和李清照一起出来迎他们。杨垣怡和李清照相拥一起,她们可是年纪相仿的好姐妹。
杨垣怡道:“西蜀时你说我们一起来西北,话犹在耳,我们还真都来了。”
李清照嗯嗯的说:“还没去清寨吧,这里安顿好了我们一起过去,苏林在那边怕是等不及呢。”
杨元奇却是把小外甥虞允文抱了过来,东瞧西看,也没啥特别嘛,不小了,咿咿呀呀话都说不圆。
虞祺这个正主站着有点尴尬,张小娘说:“一起进去吧,你们院子准备好了,晚间让人带你们过去。”
虞祺道谢,那边李师师说:“银子我会找垣怡要!”
杨垣怡说:“师师姐,这里你们才是地主啊!”
李师师:“叫嫂子!”其他人也就罢了,杨垣怡可是杨家人,就得叫她嫂子。
张小娘说:“你们别闹了,先进去。”
……
虞祺终于和杨元奇说上话:“奇哥,我得先去趟兴庆府。”他的头衔比较长,有鸿胪寺任职、差使出使西夏,有盐司的任职、督盐事税赋,还有盐州推官任职,专督盐州白池盐务。
杨元奇说:“不着急,西夏分东中西三路,三地均有相关官员,可以去问信函兴庆府先问询,极有可能你要去夏州。”西夏现在有点类似辽朝,各路都有行政,西夏李乾顺控制的是各地重要职务的任命。
虞祺说:“西夏兀卒李乾顺雄才伟略,把军政大权权统一收归皇室,怎么自己又拆分出来。”
杨元奇笑道:“不在于外在形势,现在人事升贬、军队调动都在他手里,特别中高级官员得过他手,大家执行的也是他的构想,更具向心力。这种拆分能让各地外战反应迅捷,目前局势要是有战事,中枢和地方还要协调,战机稍瞬即逝,他们会更被动。”
虞祺说:“这是一种临战调整。”
杨元奇道:“就是这个理!”
杨垣怡听得他们聊天开心的说:“我就说得先来找下我奇哥,他还急着往兴庆府去,说政事在身,不便叙旧。兴武伯伯那里我们都是拜见一面就走了呢。”
虞祺苦笑。
杨元奇说:“其他事可以一边做起来。我前段时间以盐州名义去了封信函夏州,问询耶律皇后关于盐州开市,盐州可以给他们售卖盐,还做出价格品质承诺。却是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回复。”
虞祺有些担忧:“奇哥,这事虽然中枢议定可行,却没实质性进展,你这是不是太着急了。”
杨元奇说:“你到了不就是进展,总不能等确凿了再仓促往前推。”
虞祺:“你这是势在必行啊!”
杨元奇道:“不然盐州会拖死我的。”
……
席间。
杨垣怡问:“我弟弟元勇怎么样?”
杨元奇道:“前段时间还在盐州,军司改组,让他带着天波护卫队回清寨。怎么了?”
杨垣怡说:“得给他找门亲事呀。”
杨元奇道:“急什么啊,这都没到二十。”
杨垣怡恼怒的说:“难怪说了几次没见动静,是你们太原没上心。”
李师师道:“护卫队有休沐,清寨女子不少,他自己看上哪个说就是。还怕你嫂子不撑他?”
杨垣怡说:“找什么找,我在开封都给他拒了几门人家。”杨垣怡在开封,虞祺同科进士比较多,总有姐妹要出嫁。更为重要的事,开封也有不少将门有意这门亲事。高俅有次还帮人问过杨垣怡,都被她全部回绝,说让他在西北看看,他不想回调开封。
李清照说:“好了,我们几个姐妹都能自己做,他不也一样。”李清照、杨垣怡、苏林这三个西行姐妹都是自己看中的夫君。
杨垣怡道:“不行,你算他半个姐姐半个嫂子,我不在西北你帮我看着点。”
李清照道:“你这不是在嘛?!”她才懒得管那个小子的事。
杨元奇筷子一放:“他先看,我最后给他过目,就这样,吃饭!”
杨元奇一严肃倒没几个人再顶嘴。
饭后,虞祺先行离开,他还要去拜见通判宗泽。张小娘让人送这一大家去隔壁不远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