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生子躺赢 > 第46章 兄妹相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年秋,在皇帝唐治的鼎力支持和战略部署下,大理名将苏定圆等率军于邺咥河大破西突厥沙波罗可汗,西域平定,理帝国疆域向西拓展至极致,威震遐迩。

捷报传回洛安,举国欢腾。

唐治志得意满,深感自己文治武功,已臻盛世。

就在这四海升平、捷报频传的欢庆气氛中,永徽九年十一月,皇后林思宁在钟粹宫产房顺利诞下一位小公主。

生产的过程颇为顺利,孩子哭声洪亮,健康红润。

唐治大喜过望。

嫡子聪慧绝伦,已立为储君,如今又添嫡女,正是龙凤呈祥,国运昌隆之兆。

他抱着襁褓中粉雕玉琢的女儿,越看越爱,当即下旨:

“皇后林氏,柔明婉顺,贤德淑慎,诞育皇嗣,功在社稷。所出嫡女,朕心甚悦,特册封为永宁公主,赐食邑三千户,愿我儿永享安宁,福泽绵长!”

“永宁”二字,既寄托了父亲对爱女一生平安顺遂的美好祝愿,似乎也暗合了此刻大唐边境永宁、海内承平的盛世景象。

思宁靠在榻上,看着兴奋的皇帝和红通通皱巴巴很丑的女儿,脸上露出温柔而疲惫的笑容。

之后的某日里,她趁着女儿在身侧躺着,身边只有白露一个心腹宫女守着,吩咐她转身给自己倒杯温水的间隙,立马取出一丸不大的启智丹喂入女儿小嘴里。

丹药入口即化,小公主咂咂嘴,很快沉沉睡去,呼吸均匀。

思宁轻轻抚摸着女儿细嫩的脸颊,目光幽深。

她会给予这个孩子最好的教养和关爱,让她聪慧明理,一生无忧。

大理的公主,相对来说,受宠的都挺自由的。

想来,小家伙以后定会过得很好的。

窗外,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棂,洒在母女身上,一片静谧祥和。

转眼就是十个月过去

深秋午后的钟粹宫书房,暖阳透过雕花木窗洒落一地碎金。

五岁多的小太子唐昭端坐在特制的矮书案前,稚嫩却清晰的背诵声在殿内回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洲洲!”

一个奶声奶气的学话声突然打断了他接下来的句子。

小太子唐昭立刻抬起头,那双酷似皇帝唐治的明澈眼眸里没有丝毫被打扰的不悦,反而漾起温柔的笑意。

这么温柔一笑,就更像皇帝唐治这个父皇了。

只见乳母抱着才十个多月大的永宁公主站在门边,正有些忐忑地请罪。

“无妨,”小太子声音还带着奶气,语气却已初具储君的温和与威仪,“是永宁来了。抱进来吧,莫要在门口吹风。”

乳母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穿裹得厚厚的小公主放在小太子唐昭身旁特意铺设的厚软地毯上。

永宁公主挥舞着白胖的小手,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追随着哥哥的身影,“哥哥!”

小永宁到底是服用过启智丹的,如今已经会说话,会认人了。

小太子唐昭蹲下身,伸出小手,极其轻柔地帮妹妹理了理有些歪斜褶皱的衣裳,动作细致又熟练。

他凝视着妹妹红扑扑的小脸,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一本正经地轻声问道:

“永宁,方才哥哥读的《关雎》,你可听懂了?

这是在讲君子见到美好淑女时,心生仰慕,继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雅事。

虽你尚年幼,但多听听总是好的,这是母后说的熏陶。”

小永宁也学着哥哥一本正经的点头,奶声奶气道:“懂。”

至于是否听懂了,看她清澈双眸,小太子唐昭就知晓妹妹没听懂。

小永宁回答完,便“咯咯”的欢快笑起来。

小家伙极喜欢哥哥奶声奶气中带着温柔的声音,咧开没牙的小嘴,小手努力地向上伸,想去抓唐昭垂下的发带。

小太子唐昭见状,眼中笑意更深,却并未任由妹妹抓扯。

他极有分寸地稍稍后仰,然后灵巧地取过书案旁一个制作精巧、系着柔软丝绦的玉质小摇铃,在妹妹眼前不紧不慢地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立刻吸引了小公主的全部注意力。

“这个更适合你玩,”他像个真正的小大人一样解释道,“发带扯乱了不雅观,待会儿还要去见父皇和母后呢。”

其实小永宁现在已经不喜欢小摇铃了,但是可以和喜欢的哥哥一起玩的话,她其实还是很喜欢的。

小太子唐昭一边摇着铃铛逗弄妹妹,一边不再是自顾自背诵,而是换了方式,用更缓慢、更清晰的语调,像是在为妹妹讲解一般:

“永宁,我们继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荇菜呢,是一种水草,你看,就像我们太液池里飘着的那种……”

说着说着,小太子唐昭竟真的抱着妹妹,缓步走到窗边。

一旁的乳娘和宫人们,早已没有一开始见到这一幕的紧张了。

太子殿下年纪虽小,但力气不小,能抱稳小公主的。

他们已经见多了,见怪不怪了。

就是皇后娘娘和陛下,在知晓太子殿下力气大,能抱稳小公主后,就没有阻拦殿下。

反而乐得两兄妹亲近。

小太子唐昭指着远处太液池的方向,试图将诗中的意象与实物联系起来。

小永宁在他怀里异常安静,睁着大眼睛顺着哥哥的手指方向望去,虽然注定看不分明,但那份专注的神情,仿佛真的在努力理解。

这时,皇帝唐治和皇后悄然走了进来。

两人并未让宫人通报,只是静静站在殿外廊下,透过半开的殿门,含笑注视着这一幕。

夕阳的余晖为兄妹二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五岁的哥哥抱着十个多月的妹妹,口中念着古老的诗篇,耐心地指着远方,而小小的妹妹在哥哥怀里不哭不闹,只是专注地看着、听着。

皇帝唐治和思宁的眼底泛起难以抑制的欣慰与柔和。

思宁悄然打量了一下陛下。

她在陛下眼里看到的不只是对两人兄妹情深的欣慰与高兴,更看到了陛下对昭儿的满意。

这满意,是从昭儿那远超年龄的耐心、细致与引导中,看到了一个未来仁君的雏形。

他懂得责任,懂得爱护,更懂得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和陪伴,这份天生的高情商与智慧,远比背诵多少典籍都让陛下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