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214章 充满暴力美学的早期预警雷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充满暴力美学的早期预警雷达

东大的国防装备体系里,还缺少什么?

这个问题,李干心中早有答案,尤其是在关岛那里转了一圈后,获得这种装备的欲望就越发的强烈了。

美军在关岛上部署了一座早期预警雷达,探测距离达到了3000公里。

也就是说,东大的飞机在东南沿海起飞后不久,就会被关岛上的早期预警雷达发现。

东大没有这种超远探测距离的早期预警雷达。

苏联有,而且更加厉害、更加疯狂。

他们建了两部这种雷达,叫杜伽,一部在莫斯科附近,针对欧洲方向,另一部就在哈巴罗夫州,针对美国方向。

东大收回哈巴罗夫州后,立即接管了杜伽雷达基地。

李干率队来到这个叫做科姆索的小镇,杜伽雷达基地距离小镇有十几公里,位置很偏僻。

此前,李干看过杜伽雷达的图纸。

不过,当他站在杜伽雷达面前的时候,还是被这庞然大物给震惊到了。

这种雷达的天线阵列长460米!

整个高度是140米!

光是雷达的占地面积就高达100亩!

整个雷达基地占地600多亩!

李干昂着脖子看着这部充满了苏联暴力美学的巨型雷达,不得不为苏联工程师的能力感到钦佩。

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年永达是军用雷达专家,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陆军参谋长年万树的亲弟弟。

哥俩两个路子,一个当兵后干起了打仗这个活,另一个提干后,转入学习雷达技术。

这么介绍年永达也许许多人不认识,但是如果提到歼-10c、歼-10d上面用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吴强是负责技术整合的,雷达的关键技术是年永达克服的。

这时,年永达介绍道,“李局长,老毛子搞的这个雷达,一味追求探测距离,启动后,功率峰值高达10兆瓦,也就是相当于一万度电。”

“这个雷达开启后,会对无线电环境造成极大干扰。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之前每一次开启,整个大半个北半球的无线电都会受到影响,我国北部地区同样不能幸免。”

“在工作时,雷达的正面不能有任何活物,否则会被活生生烤熟。”

“不过,这个雷达的探测距离非常远,根据留下来的资料显示,老毛子曾经探测到了美军在阿拉斯加海湾的潜射导弹试射,距离达到了5500公里。”

年永达扶了扶眼镜,说,“我们要启用这部雷达的话,代价很大,这需要你来决定。”

李干微微点了点头,对随行人员说,“早期预警雷达在国防体系里属于支柱性装备,是战略性的,所以也称为战略预警雷达。”

“这种雷达不但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在民用领域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根据我们的国防政策,我们需要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建设四部早期预警雷达。”

“我的设想是,在唐古拉山上部署一台,探测距离能够覆盖到欧洲中部地区。”

李干问年永达,“年总,我们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世界领先,吸收了老毛子的早期预警雷达技术后,能否搞出大型相控阵雷达?”

年永达说,“技术理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先搞双面或者三面相控阵,技术难度要低一些。”

李干拍板道,“那就先搞双面的,从2000公里开始,逐步递进。老毛子对我们放开了重工业领域的合作,抓住这个机会,结合舰载雷达来搞。”

顿了顿,李干说,“还有机动式预警雷达。机动式洲际导弹项目已经立项,我们不得不考虑一点,如果固定式雷达都被打掉了,我们靠什么来引导洲际导弹?”

“作为最后手段,搞机动式预警雷达非常有必要。”

年永达笑道,“李局长,你这是一口气给我们分了三个项目。我表个态,只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干说,“我肯定大力支持,我会给你们编制单独的预算,不用怕花钱,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态,雷达团队士气高昂,大家非常振奋。

什么叫做国之重器,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如果说洲际导弹国家的长矛,那么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国家的眼睛。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半径是500公里。

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最关键的限制是,舰载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距离是500公里,超出这个距离,什么都看不到,也就谈不上防空了。

苏联搞的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采取可变后掠翼设计,最大突防速度高达2300公里。

猛地堆砌超音速飞机技术,老毛子疯了吗,并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就是要快,越快越好,速度越快,敌人的反应时间就越短,攻击成功率就越高。

看两家的导弹技术路线就能看出区别来,苏联追求高速、重型,美国追求隐蔽、精确。

两种技术路线,两种作战思想。

比如美国搞的捕鲸叉反舰导弹,战斗部不过200多公斤,而且是亚音速的,美国就搞了这么一款反舰导弹。

因为他们的主要反舰手段是舰载战斗机,对反舰导弹的需求非常的不强烈。

苏联的航母在美国航母战斗群面前那就是渣渣,在“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这个总牵引下,老毛子的想法简单直接——快、重、多!

他们的舰艇,动不动就搭载二三十枚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甚至为了打击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专门搞出一款专门发射巡航式反舰导弹的核潜艇。

东大受苏联影响,此前秉承的也是超音速、重型的路线,因此有了YJ-83,有了YJ-12,这些都是弥补航母不足的措施。

当然,东大已经调整了路线,东西结合,取长补短,建立适合自己的军用技术发展路线。

李干把整个基地都转了一遍后,下令做一次开启测试,把探测目标对准了阿拉斯加地区。

美军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很多地下发射井,早期预警雷达对导弹的探测是非常关键的。

越早发现导弹轨迹,就越多反应时间,不管是反导还是疏散,都越从容。

从这一点来看,早期预警雷达是货真价实的国之重器、国防基石。

年永达团队亲自操作,在苏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启了杜伽雷达,进行了一次全功率探测。

于是,整个远东地区的人们发现,所有的无线电设备都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整值全国午间新闻广播,许多人发现信号很差,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干扰声。

开机一个小时,半个地球的无线电都被干扰了……

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号,李干下令关闭了雷达。

年永达递给了李干一份报表。

李干一看,惊讶道,“这玩意儿运行一个小时需要用掉一万多块钱?”

年永达点头,“这只是雷达的运行成本,还没有包含后勤维护等,这座雷达实际上就是一座吞金兽。维护成本太高了,这也是我认为不值得启用的原因。”

李干微微点头。

这玩意儿要是开一天,几十万就没了,太他妈费钱了。

一个航空旅飞行训练一天,也就是几十万,那可是五六十架飞机的训练成本啊!

李干说,“正常维护吧,需要开启的时候,总部会下令,你们搞研究的时候,如果需要开机,提前打申请。”

“成本是一回事,主要是对正常的无线信号干扰太厉害了,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

年永达说,“明白,我们尽量减少雷达开启的时间。”

结束了对杜伽雷达的视察之后,李干乘坐运-10专机直飞伏尔加河畔的喀山。

图波列夫工厂就在这里,又称喀山飞机制造厂。

大名鼎鼎的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就是由该厂生产。

巴里亚放开了对东大的军售限制,只要东大愿意买,他们连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都卖。

巴里亚政府是打定了主意,一门心思搞经济,先把钱袋子给搞扎实了,然后再去考虑全球争霸的事情。

显然,巴里亚已经把全球争霸这件事情放在了第二位,而在东欧地区集结几十万大军,压得北约大气不敢喘,可以说是一种策略。

为发展经济争取时间,为扩大对外贸易赢得对话机会。

李干需要考虑的是,东大需要图-160、图-22m3这一类战略轰炸机吗?

毫无疑问的是,作为大国,东大必须要有战略轰炸机。

轰-6再怎么改,也改不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

现在的问题是,直接上马搞隐身战略轰炸机,还是先搞出类似图-160、图-22m3这一类的常规战略轰炸机。

歼-20已经小批量生产服役了,隐身技术已经解决,具备了上马搞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技术实力。

而现在需要考虑的是,两种方案之间的平衡点。

李干不能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乱几把搞,因此,他必须要实地考察一下图-160、图-22m3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