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静得可怕。
那份由林望轻轻放在桌子中央的,薄薄的文件夹,此刻却像一块磁石,吸走了所有人的目光。它与发改委李主任和经信委王主任面前那两座小山似的法规汇编,形成了荒诞而鲜明的对比。
空气中,龙井茶的香气似乎都凝固了。
李主任的手还保持着准备翻开下一页文件的姿势,指尖触碰到纸张的边缘,却僵在了那里。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全副武装,准备冲上城头的将军,却发现脚下的城墙,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他精心准备的云梯、冲车,都成了水里的笑话。
他眼角的余光瞥向身旁的王主任。王主任的脸色比他还难看,嘴唇紧紧抿着,下颌线绷得像一块石头。两人头顶上,那片[错愕]与[慌乱]的标签,正以一种失控的速度扩散,几乎要将他们整个人淹没。
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从那篇报纸出现,到大学校长的电话,再到高校的联合倡议,这一切都不是巧合。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组合拳,一环扣一环,而他们,从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还洋洋自得地以为自己掌握着主动权。
主持会议的副省长,目光从那份倡-议书上收回,深深地看了林望一眼。他头顶的[探究]标签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欣赏]与一丝[警醒]。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也小看了这个年轻人。
“林望同志,你说说看。”副省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是。”林望微微欠身,并没有去碰那个文件夹,仿佛里面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他没有一上来就讲计划的细则,而是环视全场,声音清朗地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各位领导,在座的,有孩子的都不少。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为江东的发展殚精竭虑,究竟是为了什么?”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微一变。这个问题,太大,也太空,不像一个处级干部在协调会上该问的。
李主任的眉头皱了起来,头顶闪过一丝[不屑],觉得林望在故弄玄虚。
“是为了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好的江东。一个让他们不必背井离乡,就能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江东。”林望没有等任何人回答,便自问自答。
“可现实呢?现实是,我们最好的孩子,留不住。江东大学的张校长被学生一个问题问得哑口无言。东风集团的李董事长,手握一个亿的预算,找不到一个能花钱的技术带头人。我们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守着最先进的德国设备,却只能当一堆废铁。为什么?”
林望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因为我们给不了他们想要的未来!因为我们的人才生态,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崩塌!”
“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数字经济办公室的职责,讨论资金的监管,我觉得都很好,都很必要。但是,在讨论谁来管账,谁来修路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解决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我们连种地的农民都没有了,还在争论这片荒地该怎么划分,有意义吗?”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尤其是省财政厅的厅长,他头顶的[审慎]标签旁,一枚[深思]的标签正变得越来越亮。还有省教育厅的厅长,更是频频点头,头顶的[赞同]和[激动]几乎要燃烧起来。
李主任和王主任的脸色,已经从难看变成了惨白。
他们终于明白,林望根本就没打算跟他们在同一个维度上战斗。他们还在纠结于部门的权责利弊,林望却已经站在了全省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
这是降维打击。
“所以,我和王林同志,草拟了这份‘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计划。”林望这才伸手,轻轻打开了那个文件夹。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平实,也最有力的话,将“专业共建”、“定向培养”、“师资互聘”、“基地落地”的核心思路,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当他说到“订单班”学生学费全免,每月还有专项补贴时,财政厅厅长的眉头下意识地皱了一下。
林望仿佛背后长了眼睛,立刻补充道:“当然,这笔钱不能全由财政出。合作企业将承担大部分。这不仅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更是对他们自己未来人力资源的一笔最划算的投资。我相信,像东风集团这样有远见的企业,会算清楚这笔账。”
当他说到要从省外高薪聘请领军人才时,组织部的副部长面露难色。
林望又说道:“我们不跟财政开口,不动用编制。我准备成立一个‘数字经济领军人才专项基金’,面向全社会募资。我相信,江东有的是关心家乡发展的企业家,他们愿意为江东的未来,投下这一注。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把所有可能的质疑,都提前化解于无形。
会议室里,除了林望的声音,再无其他。
李主任彻底放弃了。他默默地,用一种近乎屈辱的姿态,将自己面前那本厚厚的法规汇编,往桌子底下塞了塞,仿佛那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王主任则靠在椅背上,双眼失神地望着天花板,他头顶的标签,只剩下一片死灰色的[挫败]。
终于,林望讲完了。他合上文件夹,重新坐下,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好!”副省长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头顶[果断]的金色标签,前所未有的明亮。
“这个计划,我看就很好嘛!有思路,有办法,有高度,更有担当!”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望,“什么叫解决问题?这就叫解决问题!什么叫从根子上想办法?这就叫从根子上想办法!”
他转向全场,声音铿锵有力:“我宣布,这份《江东省“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三方联动计划》,原则上通过!会后,由数字经济办公室牵头,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组织部等相关部门,立刻成立专项工作组,一周之内,拿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报省委常委会审议!”
他又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李主任和王主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玩味:“至于发改委和经信委同志们关心的职责划分和资金监管问题,我看,就按照刚才林望同志的思路来办嘛。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数字办的专项资金,主要就用在‘招人’和‘育人’上。你们两家,就负责做好配合和监督工作,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都变成我们江东未来的人才!”
这话,等于是把他们之前所有的企图,都驳了回去,还给他们扣上了一顶“配合、监督”的帽子。权力没争到,反倒领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李主任和王主任几乎是同时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教育厅和科技厅的领导快步追上林望,热情地跟他握手,商量着下午就开碰头会。财政厅长也走过来,拍了拍林望的肩膀,说了一句:“小伙子,有想法。资金的事,只要方案合理,我这里全力支持。”
林望一一微笑着回应。
最后走出会议室的,是李主任和王主任。他们像是两只斗败的公鸡,垂着头,脚步虚浮,再也不见来时的意气风发。
回到数字经济办公室,王珂、李悦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
“林处!太牛了!您是没看到,发改委那个李主任,脸都绿了!”张小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
“我看到他偷偷把文件往桌子底下藏了,笑死我了!”王珂也忍不住说道。
王林站在一旁,看着被年轻人簇拥着的林望,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觉得自己这半辈子,都没有今天这么扬眉吐气过。他头顶那枚[肝胆相照]的标签,光芒愈发璀璨。
“行了,都别高兴得太早。”林望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人才培养,是我们的长期战略,是为江东的未来打地基。这很重要,但也很慢。”林望走到那块白板前,拿起笔,将那份人才计划擦去。
“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办公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才能彻底站稳脚跟,堵住所有人的嘴。所以,打赢了今天这一仗,只是个开始。”
他转过身,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们必须一边修跑道,一边让飞机先飞起来。”
说着,他将一张早已准备好的江东省地图,铺在了会议桌上。
“在筹备人才计划的同时,我们要立刻启动第一批‘数字经济’试点项目。”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位置。
“云州市,是我们的老工业基地,国企多,底子厚,但思想也最保守。这里的干部,头顶的[观望]和[疑虑]标签最重。我们要在这里,搞一个‘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工程,用最硬的骨头,来磨最利的刀。”
“安平县,是全省有名的农业大县,但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增收困难。这里的县领导,头顶的[渴望发展]和[迷茫]标签很清晰。我们要在这里,搞一个‘智慧农业’试点,用大数据,指导他们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
“临江区,紧靠大学城,有全省最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留住他们的土壤。这里的区委书记,头顶的[焦虑]标签都快烧起来了。我们要在这里,联合高校,搞一个‘大学生数字创新孵化器’,给这些聪明的脑袋,一个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平台。”
林望每说一个地方,就清晰地道出其症结所在,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他那强大的【情绪图谱】系统,让他对每个地区的“病灶”和主政官员的“欲望”,都洞若观火。
王珂等人听得心驰神往,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林望的擘画下,一幅全新的江东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王珂,你负责跟进安平县的智慧农业项目。李悦,临江区的孵化器交给你。老王……”林望看向王林。
王林一直盯着地图,目光落在林望第一个点出的“云州市”上,眉头渐渐拧成了一个疙瘩。
听到林望叫他,他抬起头,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林望,”王林的声音有些发沉,“其他地方都好说,可这云州市……你确定要把第一个硬骨头,选在这里?”
“怎么了?”林望问道。
王林凑近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云州”两个字上。
“别人不知道,我可清楚。这里,是王主任的老家,也是当初把你从省里一脚踢下去的那个老领导,经营了半辈子的大本营。你现在回去,还是去动他们最核心的国企利益……这不叫磨刀,这叫把手直接伸进老虎嘴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