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昭市委书记退二线,空缺出来的职位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省委书记贾振国看好组织部的郭明,省长庄本富看好发改委刘建国,各有各的心仪人选,两人之间一时很难平衡。

为了争取在常委会前统一人选,贾振国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讨论,但没取得一致。上次西明市长落网,庄本富就心中不爽,这次他说什么都不愿意主动放弃刘建国了,只有上常委会讨论决定了。

林万骁作为省委常委,他手中这一票的分量,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关键。

果然,省委书记贾振国的秘书打来电话,语气恭敬地请他次日上午到书记办公室“汇报工作,顺便聊聊天”。紧接着,省长庄本富的办公室主任也来电,措辞热情地邀请他“下午过来坐坐,听取西明工作的最新进展”。

时间安排得天衣无缝,将林万骁推到了风口浪尖。

第二天上午,林万骁准时踏入贾振国的办公室。贾振国没有过多寒暄,待秘书退下后,便直接切入主题。

“万骁,南昭的情况你也清楚。这个位置很关键,需要一个政治过硬、作风稳重、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同志。”贾振国语气平稳,目光却带着审视,“庄省长那边,似乎比较倾向于发改委的刘建国同志。刘建国同志有闯劲,这是优点,但南昭现在更需要的是稳定和发展并重。我考虑,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郭明同志,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你觉得呢?”

郭明是组织系统的老人,作风严谨,讲规矩,是贾振国信赖的干部。贾振国此举,既是征询意见,也是明确希望得到林万骁的支持。

林万骁没有立刻表态。他深知,自从前任市长郑国涛(被视为与庄本富关系更近)被查处后,他在外人眼中,已自然而然地被划入了“贾振国”的圈子。此刻若支持郭明,是顺理成章,但也意味着将彻底站在庄本富的对立面。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凝重:“书记,郭明同志原则性强,熟悉干部情况,由他主持南昭工作,确实有利于保持稳定和大局的平稳。我个人是赞同的。”

听到这句话,贾振国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

但林万骁话锋随即一转:“不过,书记,借此机会,我也想向您汇报一个我个人的不情之请,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哦?你说。”贾振国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重视。

“我在北江工作时的老部下,陈亮,有原则,有能力。”林万骁语气带着些许感慨,“顾沉舟书记退下来后,他在那边……不太顺心,被排挤出林州市,安排到另外的地市,红河市老干局坐冷板凳了。他是个实干派,能力是有的,就这么闲置着,太可惜了。”

他观察着贾振国的神色,继续说道:“我知道,跨省调动干部,尤其是安排实职,难度很大。但中央是有援疆援藏援边干部交流政策的,因此我还是冒昧向书记您开这个口,希望能把他调到我们云西来,到楚南市做个副市长,给他一个继续干事的机会。也算是我这个老领导,对他有个交代。”

林万骁说得情真意切,将调任陈亮的理由归结于对老部下的照顾和惜才,巧妙地淡化了可能的政治意图。楚南市在云西属于中等偏下的市,一个非常委的副市长职位,虽然是副厅,但分量远不能与南昭市委书记相比。毕竟,全省市委书记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副市长可以说是有一大把了。

这是一个交换,一次交易。林万骁支持贾振国的人选郭明,换取贾振国动用其影响力,将陈亮从北江调过来,安排一个实职副厅岗位。

贾振国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他当然明白林万骁的用意。调一个陈亮过来,对他来说并非难事,打个招呼,组织部门自然会去运作。用这样一个相对次要位置的安排,换取林万骁在关键人事问题上明确站队支持,确保郭明能够顺利上位,巩固自己在南昭乃至全省人事布局上的主导权,这笔交易,对他而言是划算的。

几秒钟后,贾振国抬起头,脸上恢复了温和的笑容:“万骁啊,爱护干部,珍惜人才,这是好事。陈亮同志,既然是你老部下,你觉得他行,愿意给他机会,这个忙,我可以让组织部去协调一下看看。不过,跨省调动程序复杂,最后能不能成,成的话具体安排到哪里,还要按规矩来。”

这话等于就是答应了。到了他们这个层级,有些话不需要说透。

“太感谢书记了!”林万骁适时地表达了感激,“有书记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无论如何,都感谢组织的关怀。”

从贾振国办公室出来,林万骁心中已有定数。下午与庄本富的会面,他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下午,在庄本富那间布置雅致的办公室里,气氛则要微妙得多。

庄本富热情地赞扬了西明近期的工作,尤其对引进朗曜投资大加赞赏,随后便将话题引向了南昭。

“万骁同志,南昭现在缺的是一个能点燃发展引擎的班长!”庄本富语气激昂,“刘建国同志在发改委这几年,推动大项目、破解发展瓶颈的能力有目共睹。让他去南昭,正好可以发挥他的长处,带动南昭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我相信,这也会对你们西明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效应。”

庄本富试图将南昭的发展与西明联系起来,以此来争取林万骁的支持。

林万骁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回应道:“省长,刘建国同志的能力,我是佩服的。南昭的发展也确实需要新思路、新动力。”他先给予了肯定,随即话锋一转,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只是……关于南昭的人选,上午贾书记也找我谈了话,提到了稳定和连续性的重要性。郭明同志在组织系统多年,党务工作经验丰富,似乎也更符合当前南昭平稳过渡的需要。”

他没有明确说自己支持谁,但点出了贾振国的意见,其倾向性已不言而喻。

庄本富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锐利了几分:“哦?看来贾书记已经有了通盘考虑。”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万骁同志的意思,我明白了。”

林万骁知道,这次算是把庄本富得罪了。但他别无选择。在当前的格局下,紧靠贾振国是更符合他利益的选择。而且,他已经从贾振国那里换来了他想要的东西。

“省长,无论南昭最后由哪位同志主持工作,我们西明都坚决服从省委的决定,并全力配合支持南昭的发展。”林万骁表态道,将立场拉回到组织原则上来。

庄本富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显然兴致已经不高。后续的谈话便显得有些敷衍和程式化。

离开省政府大楼,坐进车里,林万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次他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政治交换,为自己争取到了一枚重要的棋子,陈亮。这位在北江不得志的老部下,一旦来到云西,必将会焕发新的活力。

至于得罪庄本富,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政治场上,从来没有左右逢源的好事。他必须清晰地站队,才能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来推行他的施政理念,守护西明这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