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 > 第4章 王道宗初见,识得青云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王道宗初见,识得青云意

书房里的檀香袅袅升起,盘旋而上,在屋顶形成一团淡淡的烟雾。王道宗端坐在案后,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叶法善,眼神里带着探究与审视。他与玄阳子相识五十余年,深知这位老友的性子——看似洒脱不羁,实则极为挑剔,能被他称为“好徒弟”的,绝非凡人。

“你刚才说,想知道‘精’与‘气’的形态?”王道宗端起案上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茶汤清澈,散发着淡淡的茶香。他的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沉稳。

叶法善深吸一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唐代道士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那些现代的概念:“晚辈以为,‘精’就像田里的种子,看似渺小,却藏着生发之力,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气’就像风,无形无质,却能吹动种子生长,滋养万物;而‘神’,便是那掌控风雨的人,能引导‘气’的走向,让‘精’的生发之力得到最好的发挥。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是‘力’的一种表现——就像水可以是冰,可以是汽,形态各异,本质却都是水。”

他用“水的三态”来比喻精、气、神的转化,这种说法在贞观初年的道门中,是从未有过的。王道宗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显然被这个新颖的比喻所吸引。他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冰与汽?有点意思。那你说,如何让‘冰’化成‘汽’?”

“需得‘火候’。”叶法善毫不犹豫地回答,“就像烧水,火候不够,冰化不成汽,只能变成水;火候太急,水会烧干,最终一无所获。内丹修炼的‘周天运转’,或许就是在调节这火候,让精、气、神自然转化,不疾不徐,恰到好处。”

这话恰好与王道宗钻研多年的“内丹火候论”不谋而合,却又用更通俗、更形象的道理解释了“为什么要调火候”,让他茅塞顿开。老道放下茶盏,抚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玄阳没骗我,你这脑子,确实跟一般道士不一样。见解独到,深入浅出,难得,难得。”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书籍,有手抄本,也有刻本,大多是道家经典。他从中取出一本蓝布封皮的书,递给叶法善:“这是《楼观内丹要诀》,是我年轻时注解的,里面讲的就是‘火候’的调控之法。你刚才的比喻,倒让我想起一个地方——第三章讲‘子午流注’,说人体气血在子时、午时最盛,就像烧水时的‘旺火’,你看看,能不能用你的‘冰汽论’再解解?”

叶法善接过书,只见封面上盖着楼观台的朱红色印章,印章上的“楼观”二字清晰可见。书页边缘已有些磨损,纸页泛黄,显然是王道宗常看的书籍。他翻开第三章,“子午流注”四个字下面,王道宗用蝇头小楷写着“天地之气交,人身之气亦交”,后面还画着一幅简易的人体经络图,线条流畅,标注清晰。

“晚辈以为,”叶法善指着经络图,语气诚恳地说道,“子时是夜半,午时是日中,这两个时辰天地阴阳交替最为旺盛,人体的‘能量通道’(经络)也会随之扩张,就像河道在汛期会拓宽一样。此时运转内丹,就像在‘通道’最宽的时候输送‘气’,效率自然更高——就像水流过宽阔的河道,更顺畅,不易拥堵,能更好地滋养全身。”

“能量通道?”王道宗重复着这个新词,细细琢磨着,越想越觉得贴切,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你这说法,比‘天地之气交’更实在,更易懂!难怪玄阳说你‘有新见’,果然没说错!”

他忽然想起什么,脸色微微一沉,问道:“你师父让你来找我,除了学内丹,是不是还想问三十年前的事?”

叶法善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郑重地点头道:“家师说,王道长知道一些关于景教的往事,晚辈此次前来,也是想向道长请教。”

王道宗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终南山的方向,目光悠远而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寒意:“三十年前,景教刚传入长安,那时的主教不是阿罗憾,是他师父,一个叫‘伊诺克’的波斯人。伊诺克比阿罗憾狡猾得多,他不搞那些血腥的祭祀,只说‘天主爱人’,用一些小恩小惠拉拢了不少官员和道士,甚至想把楼观台的经义改成景教的说法,妄图混淆视听,窃取道教的根基……”

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愤怒:“玄阳当年年轻气盛,看不惯他这般行径,带人去跟伊诺克论道,在长安的兴善寺前,争了三天三夜,最后用‘道法自然’的道理驳倒了他的‘天主创世’说。伊诺克灰溜溜地离开了长安,却留下一句话:‘三十年后,我会回来,让你们看看谁的道更能得人心。’现在看来,阿罗憾就是来兑现这句话的。”

叶法善这才明白,师父让他来找王道宗,不仅是为了让他学习内丹之术,更是要让他了解景教的根基与野心。阿罗憾的血祭只是手段,他真正想做的,是用景教取代道教在大唐的地位,进而影响大唐的根基。

“多谢道长告知。”叶法善站起身,郑重地向王道宗行了一礼,“晚辈定不会让景教得逞,定会守护好道教的根基,守护好这大唐的百姓。”

王道宗看着他,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点了点头:“玄阳把青云木牌给你,就是把这份担子交给你了。这木牌不仅是信物,更是‘青云道脉’的象征——青云之志,不在独善其身,而在守护苍生。你能有这份心,玄阳和我,都可以放心了。”

书房里的檀香依旧袅袅,阳光透过窗纸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祥和。叶法善握着手中的《楼观内丹要诀》,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自己在长安的道途,才刚刚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