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破局 > 第306章 天伦之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日清晨,陆文渊和赵晓颖是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吵醒的。两人睡眼惺忪地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周末的早晨,谁会这么早来访?

陆文渊披上外套走去开门。门一打开,一个小炮弹似的身影就冲了进来,一把抱住他的腿,脆生生地喊道:“姑父!早上好!”

是赵晓颖哥哥赵晓刚的儿子,小侄子磊磊,今年刚满六岁,虎头虎脑,精力充沛。跟在后面的是提着大包小袋的赵晓刚和他的妻子。

“哥,嫂子,你们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赵晓颖也穿着睡衣走了出来,惊讶地看着这一大早“突袭”的一家三口。

赵晓刚笑着举了举手里的袋子:“妈非让带来的,说是乡下亲戚自己种的蔬菜,没打农药,还有两只老母鸡,炖汤最补。磊磊吵着要来找姑姑姑父玩,我们就直接杀过来了,没打扰你们休息吧?”

“没有没有,快进来!”陆文渊连忙让开门,弯腰把还挂在自己腿上的磊磊抱起来,“磊磊,想姑父了没有?”

“想!还想姑姑!”磊磊搂着陆文渊的脖子,大声说道,眼睛却滴溜溜地往屋里瞟,显然对姑姑家充满了探索欲。

小小的公寓顿时因为这一家三口的到来而变得热闹非凡。磊磊一落地,就好奇地跑来跑去,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磊磊,不许乱动姑父的东西!”赵晓刚的妻子赶紧制止。

“没事,嫂子,让他玩吧。”赵晓颖笑着,看着活泼的侄子,眼里满是宠爱。她拉着嫂子的手在沙发上坐下,“爸妈身体都还好吧?”

“好着呢!爸现在天天去公园下棋,雷打不动。妈就是总念叨你,说你工作忙,好久没回去了。”嫂子说道。

“是我的错,这段时间书稿到了最后阶段,是有点忙。等忙过这阵子,一定和文渊回去看他们。”赵晓颖有些愧疚。

另一边,赵晓刚和陆文渊站在阳台,看着屋里叽叽喳喳的孩子和女人。赵晓刚递给陆文渊一支烟,陆文渊摆摆手:“戒了,晓颖不喜欢闻烟味。”

赵晓刚自己也没点,把烟收了起来,笑道:“挺好,戒了健康。”他看了看屋里和磊磊玩在一起的妹妹,压低声音对陆文渊说:“文渊,晓颖这孩子,性子倔,以前吃了不少苦。现在看你们俩过得这么好,我们也就放心了。爸妈心里,最记挂的就是她。”

陆文渊郑重地点点头:“哥,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晓颖的。”

“知道,知道你是个靠谱的人。”赵晓刚拍拍他的肩膀,“你们文化人,有共同语言,能互相理解扶持,这比什么都强。不像我们,大老粗一个。”

“哥你可别这么说,你和嫂子把爸妈照顾得那么好,我们才要感谢你们。”陆文渊诚恳地说。

这时,磊磊举着一个飞机模型跑过来,缠着陆文渊:“姑父姑父!这个飞机怎么飞不高啊?你帮我看看!”

“好,姑父帮你看看。”陆文渊蹲下身,耐心地接过模型,仔细检查起来。赵晓刚看着妹夫和儿子头碰头研究玩具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上午,阳光正好。赵晓颖提议去附近的公园走走。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公园里,绿草如茵,周末游人如织。磊磊像一匹脱缰的小野马,在草地上奔跑、打滚,赵晓刚跟在后面,时不时提醒他慢点。

赵晓颖和嫂子挽着胳膊,边走边聊着家长里短、育儿心得。陆文渊则和赵晓刚落在后面,聊着男人之间的话题,从国际形势到汽车行情,再到孩子的教育问题。

“现在这小家伙,问题特别多,整天问为什么,有时候还真被他问住。”赵晓刚看着儿子,语气里带着无奈,更多的是骄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最强,是好事。”陆文渊推了推眼镜,以他学者的角度分析,“要保护好他的求知欲,引导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跟你这大学教授没法比啊,我们哪懂那么多教育理论,能把他养活养壮实就不错了。”赵晓刚哈哈一笑。

走在前面的磊磊突然跑回来,拉着陆文渊的手:“姑父,你看那边有卖的!我想吃!”

“不行,马上吃午饭了,不能吃糖。”赵晓刚立刻板起脸。

磊磊的小脸瞬间垮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陆文渊,又看看赵晓颖,寻求外援。

赵晓颖心软了,对哥哥说:“哥,偶尔吃一次没关系,难得出来玩嘛。”

陆文渊也帮腔:“是啊,哥,我去给他买个小点的。”

赵晓刚看着妹妹妹夫都“叛变”了,只好无奈地挥挥手:“去吧去吧,就你们惯着他。”

陆文渊笑着带磊磊去买了一个粉色的、云朵般的。磊磊举着,开心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地舔着,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味的东西。他看着姑父,大眼睛亮晶晶的:“姑父最好了!”

赵晓颖在一旁用手机抓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照片里,陆文渊低头看着磊磊,眼神温柔,而磊磊则一脸满足地舔着,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她想,这大概就是“天伦之乐”最生动的写照。

中午,他们没有回家,而是在公园附近找了一家干净的餐馆吃饭。点菜的时候,大家互相迁就着口味。赵晓刚口味重,爱吃肉;嫂子注重养生,喜欢清淡蔬菜;磊磊则只对炸鸡薯条感兴趣;赵晓颖和陆文渊口味比较折中。

“点个水煮鱼吧,哥爱吃。”

“再来个清炒时蔬,嫂子喜欢。”

“给磊磊点个儿童套餐。”

“晓颖,文渊,你们看看还想吃什么?”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盘子碟子摆满了桌子,大家互相夹菜,说说笑笑。磊磊吃得满嘴是油,叽叽喳喳地说着在公园里的见闻,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这种家庭成员之间无拘无束的聚餐,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是任何高档宴席都无法比拟的温暖。

饭后,把哥哥一家送上车,看着车子远去,陆文渊和赵晓颖才牵着手,慢慢往家走。

“累了吧?”陆文渊看着赵晓颖略显疲惫但洋溢着幸福的脸,轻声问。

“有点,但是很开心。”赵晓颖靠在他肩膀上,“看着磊磊,就觉得生命好奇妙。哥哥嫂子他们,虽然平凡,但那种踏实过日子的劲儿,让人觉得特别安心。”

“是啊,”陆文渊深有同感,“家庭的形态有很多种,但内核都是相似的,就是这种相互依靠、彼此给予的温暖和力量。晓颖,”他停下脚步,看着她,“等我们以后……也要个孩子吧?”

赵晓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动人。她握紧了他的手,轻轻点了点头:“好。”

这个简单的承诺,代表着他们对未来共同生活的美好憧憬,是对“天伦之乐”的延续和传承。

与此同时,在周海书记家中,又是另一番“天伦之乐”的景象。儿子、儿媳也带着孩子回来过周末了。家里比平时更加热闹。

周海彻底放下了工作,陪着孙子在客厅地毯上搭积木。他不再是那个在会议上运筹帷幄、令行禁止的市委书记,只是一个慈祥的、甚至有些笨拙的爷爷。

“爷爷,这个应该放在这里!”小孙子指挥着。

“哦哦,放在这里是吧?好好。”周海乐呵呵地按照孙子的指示,把一块积木放上去。

“不对不对!爷爷你放错了!应该是红色的那块!”

“啊?又错了?爷爷老眼昏花喽……”

儿媳在厨房帮婆婆准备晚饭,婆媳俩一边忙碌,一边聊着家常。

“妈,您这红烧肉的手艺真是绝了,我在家怎么就做不出这个味儿。”

“火候要足,糖色要炒到位。下次你来,我一步步教你。”

“哎,好。对了,妈,我看爸最近气色不错,白头发好像都没以前多了。”

“是啊,婷婷上次回来住了几天,他高兴得跟什么似的。这人啊,就得有点寄托。”

儿子则坐在沙发上,看着父亲和儿子其乐融融的样子,脸上带着笑意。他偶尔拿起手机处理一下工作邮件,但很快又被家庭的氛围拉回来。

晚饭时,巨大的圆桌坐得满满当当。周海看着儿孙绕膝,妻子在身边忙碌布菜,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他举起酒杯,里面是妻子特意给他温的黄酒:“来,周末,一家人聚在一起,高兴!都随意喝点。”

“爸,您也少喝点,医生说了……”儿子提醒道。

“知道知道,就这一杯,高兴嘛!”周海笑着,轻轻抿了一口。餐桌上是丰盛的家常菜,耳边是孙子稚嫩的童言童语和家人的谈笑声,这大概就是他这个年纪,所能享受到的最极致的天伦之乐了。权力和地位,在这一刻,都化为了背景,唯有亲情,熠熠生辉。

而在李正峰省长的老家,天伦之乐则显得更加静谧和深沉。周日早上,他陪着母亲去菜市场逛了逛。母亲像往常一样,仔细地挑选着新鲜的蔬菜,和小贩熟练地讨价还价。李正峰就跟在后面,提着购物袋,听着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哪家的豆腐嫩,哪家的鱼新鲜。

偶尔有街坊邻居认出了他,惊讶地打招呼:“哎呀,这不是正峰吗?回来陪你妈买菜啊?”

李正峰都笑着点头回应:“是啊,张婶,您好。”

“真是孝顺孩子,当那么大官了,还这么体贴。”

母亲在一旁,脸上带着含蓄而骄傲的笑容。

中午,李正峰没有让母亲动手,自己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忙活。虽然手艺一般,但母亲吃得很开心,不停地说:“好吃,比我做得好吃。”

饭后,他陪着母亲在阳台上晒太阳,给母亲读报纸,讲一些能公开的、有趣的新闻。母亲戴着老花镜,一边听,一边手里还织着毛线,那是给李正峰织的毛衣,虽然他说了很多次不缺衣服。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母亲偶尔会说起他小时候的糗事,说他如何调皮,如何努力学习,李正峰就笑着听,偶尔补充几句。这些遥远的回忆,是母子之间最珍贵的共同财富。

傍晚,李正峰不得不启程返回省城了。母亲把他送到门口,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像他小时候出门上学那样:“路上慢点开,到了来个电话。工作别太累,注意身体。”

“知道了,妈。您快回去吧,外面风大。”李正峰坐进车里,看着母亲站在门口不断挥手的身影,直到后视镜里再也看不见,才缓缓加速。

这种与母亲独处的时光,平静而温暖,充满了回忆与关怀,是另一种形式的、沉淀后的天伦之乐。它不喧闹,却直抵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华灯初上,陆文渊和赵晓颖回到了他们安静的小家。热闹过后,独处显得格外宁静。

两人窝在沙发里,翻看着今天在公园拍的照片,尤其是磊磊舔和陆文渊低头看他的那张。

“这张拍得真好。”赵晓颖指着照片说,“你看你看着磊磊的眼神。”

陆文渊笑了笑,搂紧了她:“晓颖,我喜欢这种热闹,也喜欢现在的安静。只要有你在,怎么样都好。”

赵晓颖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心里被一种巨大而安宁的幸福填满。天伦之乐,不仅仅是儿孙绕膝的热闹,也是爱人在侧的静谧,是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内心深处始终保有的一份笃定和温暖。这份温暖,足以照亮前路,抵御风寒。清州的夜晚,就在这千家万户形态各异、却同样真挚动人的“天伦之乐”中,显得格外祥和与深邃。